在10月份的国庆节,当我们堵在高速、当我们躺在床上、当我们胡吃海喝时,支付宝在中华大地,寻找一个幸运的“锦鲤”,并帮他解决“下半生”不用工作的白日梦。

最终微博名叫“信小呆”的用户成为国庆假期集全球宠爱于一身的的中国“锦鲤”,仅仅奖品清单阅读完就需要大概三分钟,成为了你我他眼中的不可能。

虽然中奖的不是我,但是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场被刷屏的企业营销案例。

微信截图_20181204120238.png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所谓“锦鲤”式营销是支付宝联合了 200 多家全球合作伙伴在国庆期间搞了个抽奖活动,让大家转发微博抽取一个人(中国锦鲤)获得一份免单大礼包。

支付宝这次官微活动上线仅6 小时,微博转发破了百万,最终这条微博收获了 400 多万的转评赞、2 亿的曝光量,是迄今为止总转发量最高的企业传播新案例。

之后,“锦鲤”营销被多个行业模仿。

有校长问,培训机构能够学支付宝进行“锦鲤”式营销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

培训机构日常活动也很多,如果我们也做这样的线上活动,该怎样向“锦鲤”营销借东风呢?

我仔细研究了支付宝“锦鲤”营销活动的套路,又基于中小机构的实际情况,找出了3点可应用到实际中的有效操作,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制造属于自己的营销热点。

01、蓄势:分阶段营销

我们做营销活动,一般都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分几个阶段去吸引流量,为活动主题布局。

在这次的“锦鲤”营销中,支付宝是如何分阶段营销的呢?

表面上看,“锦鲤”营销只是支付宝联合海外商家做了一次微博抽奖活动,其实,从8月开始,它就通过支付宝“蓝宝书”《商务中文50句》、支付宝全球周、诸如“他乡遇故支”海外支付免单等营销手段做好了布局,最后通过锦鲤事件实现了爆发式营销。

这也就是我们做营销活动时,借鉴的第一个点:分阶段营销。

根据机构实际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制定阶段性的营销布局,策划具体的活动,让机构现有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

譬如,我们要做寒假招生,怎么做呢?

我们要在寒假招生前后共计两三个月的时间,把总体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做分阶段营销,同时在每个营销阶段,都要确定活动时间、活动目的、为主题营销活动做好铺垫。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第一阶段(12月前2周):预热,目的就是渲染活动氛围

做活动预告,在活动推出前3-4天推在朋友圈里,找机会加我们当地搞宣传的微信群,比如旅游号,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尝试联系一些当地的自媒体。

第二阶段(12月后2周):宣传,目的是文字宣传活动

我们可以在老用户群、之前添加的当地人的微信群、自己和员工的朋友圈发1-5元的小红包,然后放寒假班报名的活动链接,通知各个参与者;同时我们也可利用地推传单,比如扫码参与活动并转发可获得防雾霾口罩。

第三阶段(放寒假前几周):提升活动热度,目的是充分利用活动累积的流量促报名

我们要主动联系报名者,并且实时更新朋友圈:比如在朋友圈,配上截图发特色课程。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动员员工,把所有活动的照片、聊天记录、吸引人的获奖内容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微信群里进行活动扩散与拉票,让一些有意向但未参加的消费者能看到。

我们知道营销活动中,有布局就有落脚点,这也是活动的爆点、用户参与的高潮点。

02、爆点:异业合作

说起异业合作,我们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多半是招生渠道,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应用到营销活动中。

支付宝“锦鲤”营销声势这么大,很大程度上和礼品单有关,有网友大致算过,这份礼品单如果全部折现,价值超过300万,其中还包含200多个支付宝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的奖品。

这份看完大概需要3分钟的奖品礼单,是支付宝与各个国外品牌合作的,包括鞋子、包包、化妆品、吃饭免费刷单、免费“欧洲游”等。

支付宝在发布活动微博1h后,奖品清单的海报就出现在了留言区;在公布获奖者时,又发布了一个视频,将奖品清单做成一个长达数米的长条幅,每端由一个人拽着,拍摄者从头拍摄到尾。也因此,激发了用户参与的高潮。

我们试想,如果支付宝独自做这个量级的活动,投入成本会非常大,在声势上也不见得有这么好的效果。

那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虽然我们无法像支付宝一样大手笔,但要学习“锦鲤”营销,我们不妨尝试异业合作的形式,让其他行业或机构为我们提供营销活动的奖品,集中力量办大事。

对于中小机构来说,我们可以联合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其他机构,或是客户群体(家长)类似的其他行业商家。我们做不到支付宝那么“阔绰”,但在有限预算内,我们也有很多选择,比如超市、跟机构所授科目有差异的机构、家政公司、餐饮店。

拿与超市合作来讲,超市人流多,其中就不乏大量的家长消费群体。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说超市东西都是日用品,价值很小吧,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吗?

我们不妨换种思路去考量这件事,一种东西价值小,如果是10种、20种甚至更多呢,就家长而言,奖品绝对是物以多为贵。微博或微信里有一半的家长评论转发,就可以形成声势浩大的局面。

在当下线上活动平台里,看到一份眼花缭乱的奖品单完全超出我们的心理预期,媲美“哇”的惊叹感。这会有效撬动参与者的互动热情,进而凭借转发带来更多用户,从而让营销传播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中。

“锦鲤”营销从主体营销主题的确立到最后的爆点的引发,传播渠道必不可少。

03、传播:渠道应用

渠道这个词,没有多高大上,就是传播维度,像我们自己运营的机构微信群、微博甚至抖音等新媒体形式都是。

要借鉴“锦鲤”营销做线上活动,运营好渠道很有必要,毕竟我们依托内部渠道去做活动,撇开易操作,降低活动成本也是一个优势。

传播渠道的能量有多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让它披上什么样的包装去呈献给用户。

支付宝“锦鲤”营销借用微博渠道,之所以获得2亿的点击,就是借势了“锦鲤”的传统意义和统计学的概率。

怎么理解呢?

传统意义上,自古我们就把锦鲤当做吉祥、好运的代表,因而“锦鲤”概念自带极强的传播性,同时我们已经习惯用它去祈求某件满足之事,不需要再转述或者是发明新的概念,活动主题的沟通成本无疑节省很多,传播自然不足为奇。

而统计学上,随着活动的进行,用户获得“中国锦鲤”的概率达到了极度夸张的300万分之一。但支付宝却巧妙地把“你根本不可能中奖”利用起来,在官微反复提及,借势在传播渠道上造势。

说到这里,在传播渠道上,我们可以借鉴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机构建立已久的内部渠道,比如微信群、抖音号等,线上营销切入,不要说到活动就是线下大规模人力物力的安排。

其次,我们要为线上营销渠道附加一个大家已有认知的标签,比如教培行业长期流行的“转发xx中大奖”。

最后,我们要培养机构做市场、做运营的工作人员的互联网嗅觉,起码他们能够清楚每个渠道的特质、风格以及时下传播热点,明确每次活动采用怎样的形式、调性会更符合这个渠道的传播特色。

关于支付宝“锦鲤”营销,还记得一位网友的评论:“买彩票都还需要花上2块钱呢,转发又不要钱。”

参与用户中,这种想法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支付宝正是利用绝大多数人参与这场“锦鲤”狂欢的心理初衷,借由分阶段营销积累粉丝、与国外品牌合作中大奖以及内外部运营平台,造势了一场疯狂的国庆营销活动,深度熨帖了我们人性中渴望心理补偿与走成功捷径的需要。

倘若,中小机构借鉴支付宝“锦鲤”式营销做到这些,活动做得出彩不稀奇,因为我们真正地洞察到了产品背后的用户以及用户的情绪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