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个笑话,你可别笑

说品牌之前,师爷先给你说说近期的小困惑

最近我加了很多品牌营销的群,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群内几乎都不谈论品牌的话题,都是求职招聘需求对接的类广告。

通常听到某某交流群,第一反应不就是知识分享和学习交流为主吗?

如果是松散的信息对接,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群也会逐渐变成“死群”。

当然也有可能品牌太这个概念太模糊和宽泛了,大家在工作中只负责其中一块事物和执行,没办法窥其全貌,说不清楚。

上次看到小马宋老师在他的营销圈问了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品牌?”回答千奇百怪。

比如:品牌就是有溢价的牌子?(没有溢价就不是品牌了?)品牌就是在用户心中有有唯一性的?(不是唯一的就不是品牌了?)

几乎很多回答者的答案几乎就可以反驳掉自己。

其实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早就定义过了,“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概念的东西永远是一种状态和系列动作组合,局限于某个角度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最少是不准确的。

所以,品牌塑造君想着就新增个内容分类——品牌旁通,也就是通过其他的领域知识,来融会贯通,逐步汇总分享自己对品牌的认知,大家学习·交流·共进。

微信图片_20181113151256.jpg

(二)传播之道,贵在持续

品牌塑造君认为品牌和传播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不妨从传播视角去看看怎么玩品牌。

最近我就在啃传播学的书籍,比较难看进去,因为传播学是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学那么多实在任重而道远,逐一将新的体会拿出来分享吧。

昨天发生一件事,我看到小米金融平台搞活动,推荐一个用户的40元佣金,注册用户可以得15元,然后你懂得,我就开始群发了一波给好友。

由于知道活动信息太晚,很快活动就结束了,就撸了几百元收益。

这里面就涉及到传播的一整套环节,效果就是我接收到了一个项目信息,然后又产生了一波传播。传播5维:谁?说了啥?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何效果?

因为一开始我直接复制了别人的推广文案,所以群发效果不理想,还被几个朋友勒令以后不许发这种广告给他,还有的朋友直接骂娘,呵呵。这其实就是没有考虑到传播环境的影响,当大家经历了微商、社交电商等,都被朋友圈和私信骚扰过N遍后,对私信广告自然是很反感的。于是我调整了策略,只对熟悉的分组好友发送信息,并且还修改了下文案,注明了自己建了个小项目群,分享更多项目信息和营销思维。由于筛选了对象和传播内容,所以效果就得到了大幅提升,说到底传播的本身就是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自媒体领域第一收益来源是广告,其次是内容电商的缘故了。小微项目,有着庞大的需求,谁不想业余时间多赚点外快呢,这也是微商和自媒体产生和蓬勃发展的土壤。

还有很多的生意人,并不是一个事业干到底,而是通过不断的发现新项目,抓住新机会,逐步走向人生巅峰的!

(三)品牌制胜,小就是大

00016c58d9fc18c864fe08.jpg

我每天的事情很杂,要处理公司内外很多的事情,但是依然没有停止思考

特别是目前接触的资源和客户都是亿级的,一个杯子、一支笔、一罐茶、一双鞋,居然一年都能干10个亿,这是很惊人的。

这些领域,除了产品创新之外,几乎都是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品牌主张和调性,并且与消费者心智是一致的。

午休的时候,我和旁边公司搞设计的聊天时候,还想着创新款产品,他们是做艾灸理疗产品的,小的大的都有,但是我就提出了:艾灸产品不能做成迷你的嘛?!比如:一只口红大小,然后锂电池充电艾草精油作为补充剂,便于携带,想灸哪里灸哪里。

甚至通过温控可以调到低温,平时能够用于脸部美容……

当然产品还在设计和评估中,各种事情要干,合作者要磨合,比如结构设计稿、外观设计、材料询价等等。

从品牌角度来说,就要跳出单品拔高纬度去看,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潮牌”,通过碎片化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创造,来提出爱自己的态度。

或许取个名字叫“大城小艾”会很贴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