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界,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很喜欢学习别人成功后做的事情,却不喜欢研究,人家当年是怎么成功的。
营销也是这样,很多初创公司喜欢整日研究已经成功的大品牌到底又做了什么裂变活动、社会化传播和感人创意,却不怎么研究它们当年是怎么做到的。
一提到社会化营销,杜蕾斯绝对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标杆。杜蕾斯的创意海报互动性强,与品牌和产品契合度高,让人拍案叫绝,但大多数广告人在膜拜之后却不得要领,生硬的模仿也往往是东施效颦。很多成人看杜蕾斯电商文案很容易“心领神会”,甚至可能会再消费一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杜蕾斯品牌是做安全套的。其中,涉及到的
“杜蕾斯是什么?”——产品属性
“对我有什么用?”——产品卖点
“该品牌值不值得信任?”——品牌信任度
这些对产品的'基本认知'问题其实已经被众多消费者所知,且有一定的品牌信任与忠诚度了。没有人会问杜蕾斯是什么东西,以及杜蕾斯好用吗这样的问题,他只需用不同的营销方法提醒刺激消费者重复购买就行。不代表什么。
那此时文案最应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知道你所要营销的产品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用等基础认知问题。
就好像马云随便说一句话就被各大媒体疯转,但你说同样的话却没多少人搭理。
因为大家对马云的认知度和对普通人的认知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品牌认知度等前提条件不一样,随便模仿所谓成功品牌的文案策略与风格,当然很难会产生相同的效果。模仿其他品牌营销之前,先要看看品牌认知度等前提条件是否相同。王老吉和加多宝之战,证明了成为行业老大时候企业多么重视的一件事啊,失去老大的地位,也就丧失了“正宗凉茶”的标签了。
仔细想想,在大多数用户心目中,谁能清晰地描述这两者配方和功能的区别呢?实际上,在用户的购买意识里,他们并不明白你的“定位”究竟是啥?
那“正宗凉茶”的定位,是否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呢?
红罐和金罐的意义对于用户而言,在认知上又解决了什么冲突呢?
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你是这个广告的策划者,此刻你肯定会辩解:既然王老吉这样做很成功,作为行业新人,为什么不能学习这样伟大的前辈?
不是说你不能学习王老吉这样的伟大前辈,成功者,我们当然要学习。
而是说:你应该学习这些品牌成功之前做的事情,而不是学习他们成功之后做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学习这一点呢?(学习品牌成功之前所做的事情)
如你所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失误:
我们特别喜欢模仿成功者成功以后做的事情,而丝毫不关心他们当年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当然,不排除有些同学接触不到这些信息资源。
我们喜欢说“乔布斯对客户一向很强势”从而不尊重客户,但是却忽略了:这是乔布斯成功后的特权,而不是导致他当年成功的原因(当年乔布斯为了推销产品,可也是挨门挨户)。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或营销人员,每天拼命的刷着各种“创意库”“最新案例”,并且听杜蕾斯、宝马的营销经理分享最新的创意案例。
有这个时间,却不去研究:80年前的杜蕾斯、30年前的戴尔、半个世纪前的宝马…
这就是很多创业者学大品牌做营销却总也学不会的重要原因:你学习的是成功后的他们,而不是学习他们当年怎么成功的啊!
就像学习成功后的马云去云游四方、到处演讲,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马云一样。
创业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占据中国快递业50%份额的“三通一达”,都出自一个小县城,浙江省桐庐县。只是因为,他们的结果被人看见了,就会被人相信了,就会有人跟进了,就形成产业带了。
99%的人都是因为看见才相信,不管是结果,还是招式。
所以,赋能创业者,最重要的是把更多的牛人成功之前所做的事情,让他们看见,并且帮助他们拆解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和精髓。
总之呢,大品牌有很多可学之处,比如积极跟消费者沟通、维护优势的舆论等,但我们更应该学习大品牌当年是如何成功的,而不是学习大品牌成功后做了什么。
毕竟,一个陌生人建立认识所用的方法,和熟人提升形象所用的方法,往往有很大不同。
所以,你想要复制别人的结果,那就先复制别人的开始吧!
来源:黑市商学院 作者:品牌塑造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附上出处和文章链接!未按规范转载者,黑市商学院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文章来源: 黑市|灰产圈|黑产圈|一本黑|黑市商学院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