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哪个瞬间,你突然觉得健康很重要?

点赞前几名的回答是——

1、每次坐在医院走廊等化验报告单的时候;

2、邻居家的哥哥,刚结婚不到一周就查出了癌症晚期,没过多久就走了;

3、因为焦虑,痛苦,失眠,大把掉头发的时候;

4、百度搜自己的症状的时候;

5、看见朋友圈里,突然有好友开始转发朋友筹捐助的链接;……

半年以前,我收到同事Shelly的一条微信,百感交集:

微信截图_20190426162155.png

吓到不敢回复。

在我的心中,她其实是一个常常运动的人:晨跑、骑车、游泳,偶尔还约上闺蜜们去健身房……

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她光鲜的“外表”下,“里子”早已一塌糊涂。

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她早已喘不过气来。听说公司可能会裁员,她更是焦虑无比,失眠、胸闷、脱发接踵而至。连生理期间隔都越来越长……

“整夜整夜,我都能清晰地听见卫生间的水滴声。”Shelly躺在病床上,双眼含泪。

身体这样疲惫,她还强撑着一口气去健身房锻炼,没想到不仅没能增强体质,反而查出了瘤子。

尽管她的生病,一大半原因都是高强度的工作,业绩出类拔萃,但由于两个月没去上班,公司最终还是辞退了她。

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徒劳。

01 我们越来越重视健身  但疾病却从未远离!

据统计,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7亿人,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接近2亿人。

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比美国整整高了2倍左右。

如果说在中国——

每30秒,就有一个罹患癌症;

那么同样的30秒,就有一个人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根据大数据显示,中国人仅通过软件健身的人就早已破亿,平均每天会使用3次,日均健身超过20分钟。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0%以上。

英国科学杂志也指出:在全球来说,尽管中国人的运动习惯已经排名前列。但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上依然排名倒数,低于同在亚洲的韩国和日本。

我们越来越重视健身,身体素质却依然在亚洲倒数?

是我们不适合健身吗?

并不是,其实健身这条路上,我们大多数人走得太急,本末倒置了。

微信截图_20190426161901.png

02 别光顾着跑步、撸铁  我们的方法也许完全是错误的

大多数的中国人在健身时,是没有条件请来私教来一对一指导的。

所以,我们常常是自己摸索着练习,这就存在着很多容易忽视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仅导致健身没效果,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①我们锻炼时的呼吸,常常是错误的

我们在健身时,常常并不在意呼吸节奏,或者说很难控制呼吸节奏。

有时呼吸地过快,有时又在憋气,这都会阻碍我们的健身效果,严重地还会导致昏厥和耳朵受损。

有氧运动一定要学会调整呼吸,而大重量的无氧运动则更加重要。

保持缓而深的呼吸,这样可以让我们锻炼起来更省力,锻炼效果也事半功倍。

②运动≠心脏健康

在心血管领域,存在这样一个共识:运动其实并不能一定使你的心脏达到非常健康的状态。

很多人觉得心脏不舒服,就去疯狂健身,其实并不妥当。

而且在不合理的、疲惫条件下的过度运动反而容易导致心肌病、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细胞肥大,发生心肌肥厚等情况。

年轻人的自身代偿能力较强,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可能很难被重视。但其实,你的身体可能因为运动而越来越糟糕。

③很多急需强身健体的人,反而没机会健身

更无奈的是:你一定会发现,健身的人往往本身就是既有时间、又有精力、身体又并不差的人。

而像每天坐在写字楼里、吃饭全靠点外卖、家里有宝宝要照顾的我们,其实很难有时间、有机会去健身。

另一方面,需要强身健体的一些疾病患者,如心脏病、哮喘、甲亢、骨硬化症、脾脏疾病、脑震荡等患者,医生都是不建议运动的。

如果没私教、没时间、没精力、没身体条件,我们该如何拥有健康的一生呢?

其实被媒体灌输了各种健身“标杆”后,太多的中国人,都重在“治标”,却忽视“治本”。

我们渴望拥有迷人的身材和肌肉。但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回到初心——

锻炼身体目的是为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为了求一世健康。所以我们在追求外在健美的前提下,一定要有一个更加充盈的内在健康!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难。

03 失眠、焦虑、被公司开除  从极度绝望到重获新生  她只花了3个月时间

当我再次看见Shelly的时候,她几乎完全像变了个人。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起了自己康复的过程。

她说:“好在医院最后检查结果,瘤子是良性的,做了一个切除手术。”

但她清楚:良性瘤子只是身体给自己报的警钟,而真正的身心康复是在她手术后住院的那段时间里——

她通过丈夫认识了一位冥想老师——JENNY。她长期在希腊和印度做冥想研究。

微信截图_20190426161915.png

那是Shelly第一次接触冥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开始了第一次的学习。

但当她接触到冥想后并尝试着学习了两周后,她说:“冥想,已经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冥想的静默里,Shelly开始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治愈,压抑太久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内心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第一次冥想,她用了25分钟。然而,第一天晚上,睡足了5个小时。然后是7小时、8小时、甚至10小时……

1个月后,她不再失眠,身体仿佛从未遭受过那些病痛,心灵也获得前所未有的抚慰、平静。

2个多月,她重新回到职场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升到了经理。她说:“养成冥想习惯,不仅仅让身心变得舒畅了,连头脑也好像更灵活了。”

其实,她说的没错。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Sara Lazar,在Ted演讲上就提出:冥想对于人的大脑在记忆力、延缓衰老和减轻压力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冥想者——

能延缓,甚至防止脑皮质结构缩小。(延缓衰老)

冥想者大脑中的海马体变大。(增强记忆力)

聂顶叶连接处发生改变。(观点建构、同理心、慈悲心养成)

冥想者大脑中的杏仁核变小。(纾解压力)

640.gif

▲冥想时每个脑区的活动状态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发现: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冥想打坐者,他的心血管病患发病率、中风、死亡率下降48%

  • 其实,在美国,有超过2000万人将冥想奉为有效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的治疗方法。

  • 谷歌、苹果、华为等公司都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冥想课程,将它视为成功和创新的关键。

  • 在世界级领军人物中,超过80%有每天冥想练习的习惯。

  • 吴彦祖、陈坤、张钧甯、乔布斯、奥普拉、奥黛丽·赫本都是冥想的忠实粉丝。

微信截图_20190426161936.png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加入到冥想的行列当中,CCTV也做过深入报道:冥想也正在成为一个健身的新趋势。

许多第一次接触到冥想的人也许会很疑惑:冥想?就是坐着发呆吗?

当然不仅仅如此——通过刻意的引导,凝聚注意力,把内心从过去和未来的拉扯中解脱出来,尊重身体的感受,去练习去放松,才是最快也是最舒服的冥想状态。

微信截图_20190426161950.png

这种方法就是被称为最科学的冥想技巧“正念冥想”。

冥想的关键在于——找对方法!

只要按照这种“正念冥想”的方法练习,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在国内,许多私人冥想培训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屡试不爽。但同时,价格也非常昂贵。

然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如今在网上就可以随时听到有效的冥想课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