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桌面截图20190426141419.jpg

目前,papitube旗下有将近70位达人,围绕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在抖音平台上大概可分三类:

一是之前主要在微博等平台,做5分钟左右横视频的KOL,以@papi酱和@Bigger研究所为代表,现在也会专门在抖音平台做1分钟以内的竖视频;

二是从抖音开始做起的达人,经过papitube团队的孵化和运营,从0涨到百万粉丝,比如@你的男朋友、@锅盖wer、@网不红萌叔Joey 等;

三是跟抖音正式签署三方约的已有一定知名度的KOL,如@你好我叫胡彬 属于音乐类的账号,@一栗莎子 属于颜值美少女等类型的账号,他们本身已经在抖音平台有一定知名度,会继续和抖音有紧密的合作。

同时像@你好我叫胡彬 ,包括之前就已经开始合作的@黎子明这种音乐类或其它才艺类创作者,papitube会结合母公司泰洋川禾的资源,培养他们成为艺人、歌手,演员等。

个人魅力、有想法、镜头表现力、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天生的吸粉能力,以及把拍视频当“正经事”的态度。

运营半年,达人们产出了不少爆款视频:@Bigger研究所 的牙膏选购视频,获得327w点赞、21w的转发;@宇芽YUYAMIKA 的仿妆蒙拉丽莎、C罗,吸引了英国《每日邮报》、日本电视台、BBC、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绝地大马戏 的游戏视频,曾一天涨粉50万。

对于爆款,霍泥芳直言团队其实“没有太多期待”。因为一方面,很多抖音用户只看推荐流,算法为先。另一方面,抖音的算法一直在变,精选视频符合平台调性,但对流量影响并不大。

抖音很多时候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更像是一个视频化的梗。虽然也要写脚本,但比横视频的制作容易很多。和5分钟的横视频相比,15秒的竖视频更强调节奏,“抖音按秒计算,如有你有废话,别人就直接划走了。划得人多了,就不会被推荐了。”

“抖音还非常强调互动,要在视频中引导点赞、收藏和评论。”霍泥芳说,这是一个参与感的问题。微博短视频,和用户之间存在距离,KOL感觉是在做一个节目。而抖音竖屏就像直播一样,KOL拿着手机直接拍,在跟用户对话。从电视大屏幕,到微博短视频,到抖音小视频,创作者离观众越来越近了。

很多百万粉丝的大号,会专门注册一个小号,玩热门给大号涨粉。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MCN机构的数量已达到2300家,预计2018年将达到4500家。MCN(Multi-Chanel Network)是一个舶来品,但不同于国外寄生于Youtube的MCN,中国学徒们不止是把内容打包售卖,而是要跟进IP从孵化到运营变现的整个流程。

目前,国内MCN主要有四种方向:一是打响一个头部IP,紧跟着推出矩阵,如papitube和洋葱视频;二是通过流量运营,同时孵化多个IP,如蜂群文化和大禹网络;三是短视频平台投资或运营官方机构,如美拍的自娱自乐;四是切中垂直领域,如快美妆和母婴类的青藤文化。

道路不同,但MCN的运营和商业模式大体相似。商业化方面,主要以广告植入、电商、内容付费为主。其中,广告植入最为普遍和成熟。事实上,经过两年的摸索,很多MCN已经具备集创意策划、内容制作、传播分发为一体的全案营销能力。

霍泥芳称,去年8月papitube才正式开启商业化之路。迄今为止,papitube服务了300多个品牌(去年155家,今年到现在180多家),今年到现在的营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在她看来,去年客户对papitube的认知只有papi酱,今年很多人都知道了其它IP。“团队积累的口碑不错,客户复投也很多。”

这其实进一步推动了内容营销市场的去中心化。不过就目前来看,霍泥芳认为MCN不具备取代营销公司的能力。一来品牌方不是只投放一家MCN,二来目前能做全案策划的机构并不多。据她透露,papitube现阶段的客户中,第三方数量较多,直客在增加。

38-161123152348.jpg

《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

据CNNIC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接近6亿。不过,去年今日头条的一则报告显示,调研的约1000个短视频团队中,47.9%的团队还不能盈利。

而在霍泥芳看来,短视频变现其实正在加速,现在认真做还不赚钱“比较难了”。这得益于两个变化:一是品牌在短视频上的预算在增加;二是粉丝开始接受广告投放了。加上MCN、营销公司、平台等多方努力,短视频营销越来越专业化,商业化路径在慢慢打通。

papitube也在尝试电商变现,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Bigger研究所。作为一个生活方式测评自媒体,@Bigger研究所 在淘宝的零食店,已经积累30万粉丝。

8月17日,李子柒的同名淘宝店也正式开业。上线6天之后,这个仅有五款产品的店铺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万。李子柒坚持自研产品,这条路在霍泥芳看来前景不错,就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

“内容电商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想做供应链,但是轻的东西(导购)利润不够高。”霍泥芳称,虽然内容方都在全平台分发,但“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而且跟对“双微一抖”这样的平台,也要“有眼光和魄力,全团队跟着转”,压力和风险大。

霍泥芳坦言,行业变化太快,内容创业者都有压力。短视频能火多久,还要看科技如何发展,“短视频产业建立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我们将来的竞争对手不是MCN,而是VR或者新的内容形式。用户结构也在变化,未来把我们拍死的可能是00后、10后。”

至于应该怎么办,她觉得“空焦虑毫无意义”,因为“环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