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走了。

他给中国观众制造的快乐,已在时光机里冻住,岁月弥久,欢笑不散。

2018年10月29日,全国人在哈文微博里听闻了噩耗。

微信图片_20181030093030.jpg

李咏第一次直面全国观众,是2002年的春晚。他那一张标准的马脸,给主持人阵容增添了不少创新。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和潇洒,言谈举止中又透着少年老成的稳重。

今年5月3日是李咏50岁生日,这是中国人眼中的知天命之年。纵观他的一生,其实一直有着知天命的超然。

1987年,李咏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很快,他就觉得自身播音功底不错,这个专业学四年太亏,应该干点儿别的。

于是,他读完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并认真做了笔记——这是前苏联享誉世界的戏剧理论,很多著名演员也未必看过的经典。

微信图片_20181030093036.jpg

▲年轻时的李咏

大学四年,他过得很低调,室友都在积极投身学生活动,他却忙着上课、阅读、赚钱和谈恋爱,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以致于毕业后很多人都不知道广院有这个人。

他去追哈文,也是在不经意一瞥下,因一张美丽的侧脸就一见倾心,初次邂逅就两情相悦,又在波折中最终走到一起,成为圈内美谈。

李咏自我评价是个特别简单、坦率的人,有什么说什么,毫无城府,这个看似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是缺点的性格,反而恰好成就了他平易近人、贴近百姓的主持风格。

微信图片_20181030093040.jpg

2013年,李咏离开了央视,作为主持人,在央视达到事业巅峰并摘取最高荣誉桂冠之后,他毫无留恋地挂印而去。

他的学生时代,没有热衷于表现自我,攒下了厚积薄发的本钱;

他的爱情,没有世俗牵绊,心诚则灵、水到渠成; 

他的事业,没有急功近利的干扰,循序渐进、终有大成。

他就是这样一个乐天知命的人。

《中庸》说:“君子居易以俟命。”讲的是,君子知天命所以居心平正,等待上天使命,在按部就班中做好自己的本分,自然而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既不甘平庸,又不急不躁。

恰如李咏在自传《咏远有李》中说,人生你可以有自己的一个轨迹,但你一定要服从这个社会,就像你要服从地球的吸引力。

而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很多人是脱轨狂奔的,是被掺杂了过多超前焦虑的:

我们跟同龄人的竞争,始于原生家庭的结合,始于幼儿园;

我们跟时间的赛跑,表现在透支身体去加班、娱乐; 

我们对年轻人苛求,要求薪水不高的他们必须有房有车才能结婚; 

我们对规律漠视,用60后发馊的鸡汤猛灌80后,用00后的新锐讥讽90后的过气。

我们的这种焦虑,归结起来就是不知天命。

二十岁的人知天命,是戒骄戒躁、稳扎稳打的老成持重;五十岁的人知天命,是宠辱不惊、顺其自然的豁达明朗。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其实,人到中年才知天命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就像李咏那样,年纪轻轻就乐天知命,一生事业有成、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不好吗?

微信图片_20181030093043.jpg

他的人生虽然只有上半场,却是维度丰富、多姿多彩的,是一个成功男人的标配,是文艺界的人间绝响。

他的一生值了,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