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去商场逛了一圈什么也没买,到是记住了一个餐饮牌子,它就是“黄记煌”。

仔细一打听,原来它的门店数量在全国已经达到了600多,就连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

timg.jpg

高中辍学当厨师      

创办黄记煌的人叫黄耕,出生在一个厨师世家,祖上曾为皇上做过御膳。

高中毕业后,黄耕就做起了厨师,刚开始是在国企,后来又转做个体户,先后接触过鲁菜和药膳,还涉足过炒菜馆、火锅等不同类型的饮食。

由于接触的餐饮种类较多,黄耕慢慢地就对传统餐饮有了很多思考,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弊端。

第一,很多时候店里的生意好坏取决于厨师个人的厨艺水平,可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厨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关键是好厨师还很容易流失。    
第二,餐馆炒菜时所产生的油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    
第三,就是餐饮行业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卫生问题 ,有些人会重复利用炒菜的油等等。    

了解到这些弊端后,黄耕就在思考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方法,能有效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呢?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开始吃的一道祖传菜肴,无论什么时候吃它的味道都没有什么变化。

之后,黄耕又想到了传统烹饪厨艺中,有一种“焖”菜的方法,这样就能解决炒菜油烟的问题。

而要解决营养问题,就只需要把菜品和药膳结合在一起就好了。

就这样,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才形成了如今的黄记煌。

timg (1).jpg

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去厨师实现标准化生产

2004年,黄耕创办了黄记煌,主打菜品是“三汁焖锅”,所有门店只有服务员和配菜工,没有厨师。

作为一个餐饮品牌,如何才能做到“去厨师化”呢?

受益于家传菜肴的做法,黄耕想到了把食材配料量化处理的做法,这样既能省去厨师,又能实现标准化生产。

而这种做法被黄耕称为“懒人经营”。

当然,要在现实操作中真的能达到预期的烹饪效果,前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努力的。

就比如一碗酱汁,它需要经过反复的调制试验,最终才能被确定下来。

除此之外,每种食材的重量、薄厚、酱料搭配、用量,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时间、温度等都是有严格的数字管控。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章来,才会保障制作出来的菜品口味儿不变样,而这也是黄记煌保持其品牌前瞻性所在。

2.做减法突显产品生命力

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黄记煌也开始做起了转型,分别推出了两个快餐类品牌“耕田荟减法焖锅”、“三分饱烩烧饭”。

这两个快餐品牌都是“一人食”的菜品,“耕田荟”在制作工艺上更注重食材的“焖制化”,这样精准化的操作,能有效的节省人力。

这对一个餐饮品牌来说相当重要,因为人力减少了,就等于降低了成本。

而在黄耕看来,餐饮行业只有“减员增效”,精准化生产才能保障利润增长。

除此之外,在工具的使用上,“耕田荟”也做了一些简化,这样不仅便于顾客食用,更能降低菜单价。

而新发布的“三分饱烩烧饭”品牌,也是一个快餐类品牌。同时,也送外卖。

黄耕曾说:“虽然,我们进入外卖市场相对较晚,可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菜品质量不可忽视。”

3.打好基础再扩大经营

推出了两个新的副餐饮品牌后,黄耕并没有急于扩张门店,他觉得要想做好品牌,就要在前期打好基础。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懒人经营”。

只有前面的基础打牢了,后面发展就相当容易了。这是做黄记煌品牌时得到的经验。

当时,黄耕花了很大的力气才研制出了口感好,且适宜生产的酱料,还因此创办了调味料加工厂。

可没想到,之后,这款酱料却成了一个调味品品牌,还卖到了各大零售超市。

到现在为止,黄记煌除了以上几个餐饮品牌,还有一个茶饮品牌名叫许留山,这个品牌的经营理念也跟其它几个相似,都是要做标准化生产、减法精准化经营。

谈及为何要这样做,黄耕说:“我希望能用更直观有效的方法,把餐饮变得更简单,这样既节省了我的时间,也能节省顾客的时间,要把“懒人”经营贯彻到底。”

本文自:电商观察网,作者:魏无忌

*转载本文仅供参考交流,不做商业用途,如有疑义请联系本文账号发布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