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曝光:刷单令人细思恐极!

近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曝光了多起电商平台刷单案件,其背后的组织、利益链令人发指。

我们先来捋一捋央视的报道:

一家名为Ptcharm的首饰店,两三年卖了上百款首饰。按照其网店每款首饰百万级销售额计算,它一年的流水高达3000-5000万。

但蹊跷的是,它每年的申报总收入只有30-50万元,仅仅是网店流水的1%。

很明显,它要么虚报收入偷税漏税,要么伪造销量涉嫌刷单。

在警方检查这家网店的财报时,大量“营销购买”的支出浮出水面,而所谓的营销购买实际上就是刷单费用。

最终,网店承认刷单193笔,涉案金额19万元。

与此同时,在市场监管局对另一家儿童用品公司抽检时,发现这家公司共在3个电商平台开了4家店,不到一年时间刷单1000多笔,涉及金额77万。

这种一抓一个准的现象,让人不得不怀疑刷单是否已经成为行业普遍行为、公开秘密了?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家店的主营商品是推车、座椅等儿童用品,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款劣质推车通过刷单带来大量好评,再经过平台算法推荐给无数宝妈,那么是否可以将刷手和杀手之间画上等号?

举一反三,那些奶粉、辅食等母婴用品呢?

真的是细思恐极!

2、六十万刷手的江湖

毫不客气地说,央视这次曝光的刷单案件仅仅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比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还少。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网络上活跃着大量组织化、公司化操作的刷单集团,他们专门给商家制造虚假交易和好评,能把一个烂到家的东西吹上天,误导消费者下单。

去年,新京报记者曾卧底于两个刷单平台,一个叫“握手网”,一个叫“宝宝刷单网”,它们其中一个号称有60万刷手,另一个自诩每天有万名刷手在线。

这些刷单集团大张旗鼓地把网店和刷手拉入群,他们的操作流程如同流水线一般高效率:

首先,刷单集团把宝贝链接丢进群,刷手们完成抢单,每单10元左右;

其次,刷手们垫付资金购买,网店发空包裹过来签收,接着上图+好评;

最后,网店打款给刷单集团结算。

这些刷单集团上游连接着商家,下游打通了刷手,这条产业链的人全程都无需见上一面。

在上游,商家需要缴纳500元会费才能派单;在下游,刷手只有缴纳199元会费才有资格抢单。靠着会费与抽佣,刷单平台每年躺赚千万,秒杀A股一大票上市公司。

还有的网店刷单量实在太大,不得不自己另立门户单独成立刷单部门。

不知大家收快递时有没有注意,包裹里经常会附带一张“好评返现”或“做任务送红包”的卡片。

这些卡片上有一个二维码,只要你一添加微信,就立即会被列入网店的兼职刷手名单。

有记者卧底发现,在一个头部玩家的网店公司,30部手机整齐排列在办公桌上,一部手机管理5000个刷手,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拥有15万杀手大军。哦不,是刷手。

有些小白可能会怀疑这个数据,我要告诉你的是有一个排名前5的店铺,年刷单量接近10亿。那些一年刷3、5亿销售额的网店,反倒显得十分友好。

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很多人把刷单的泛滥简单归罪于电商平台不作为,这是一个误判。

对于刷单炒信,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出台了管理和处罚措施。有的平台每年都会成立专门的团队,通过大数据技术打击刷单,还有的平台研发了“反作弊识别系统”。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20%的利润,刷单就会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们就敢铤而走险。

为了应对平台的严查,刷单集团和商家会尽一切办法营造出真实的购物过程。

比如,他们会对刷手培训,提高他们的反识破意识。几乎所有刷单集团都会要求刷手像正常买家一样,货比三家,在下单前浏览几个同类商品,并在旺旺模拟咨询网店,或者收藏一下店铺和宝贝,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从而逃避平台的人工智能。

这样一来,好评、销售量、买家秀图片都成了可以操控的局,而这个局,绝大部分网购族都被蒙在鼓里。

图:周不过5,月不过20是刷单反侦察手段,即一个ID每周最多刷5单,每个月最多刷20单

4、三方皆输游戏

毫无疑问,刷单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大众消费者。

他们网购看商品评价是最大的习惯,而其中的好评和晒图又是他们下单的关键参考标准。刷单成灾之后,他们成为待宰的羔羊。

那么刷单的网店就是赢家吗?

并没有。

网店为什么要刷单?说白了就是为了提高销量,销量高了,排名就靠前,排名靠前反过来又带动销量。

当刷单的潘多拉魔盒打开后,大家就会纷纷走上这条不归路,因为别人刷了,你不刷就会吃亏。

正如一个买家所说:“2017年上半年我一单没有刷,后来实在被这个趋势搞得你不刷你就要倒闭。就这样子,只能跟着形势走!”

电影院的“踮脚效应”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人踮着脚看,就会带动其他人踮起脚,最终全部玩完。

网店商家们正在一步步应验古老的预言。

另外,随着刷单的人越来越多,成本随之水涨船高,从一单3、5块,涨到了现在的最高17块。为了吸引买家,卖家让自己深陷其中,这恐怕是他们最早开始刷单时没有想到的。

电商平台呢?

他们同样在劫难逃。

唇亡齿寒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当网购的诚信体系崩塌后,大家不再信任网购,转向线下实体店,那么电商平台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个游戏里,唯一的赢家就是刷单集团。他们躺着赚钱,搞垮了这个平台再换到其他平台,搞垮了这个行业,再投向其他行业。

他们是溃千里之堤的蝼蚁,我们不可不防!

5、一点感想和建议

刷单行为存在这么多年,不仅没有得到根治,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反思?

首先,我们的执法部门是不是要加大打击力度?

2018年1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从此刷单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为已经被明确定为非法行为。

我建议,打击网络刷单应成为执法部门的常态。

另外,如果把这些虚假营业额和税收关联起来,每刷一万块钱,要收对应的营业税,我不信这些不法商家还能干下去。

其次,电商平台更要承担起打击刷单的主要责任。

电商平台的流量推送制度,催生了刷单产业链。作为平台来说,你既然招来了这个魔鬼,那你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堵住这个漏洞。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亚马逊对刷单的打击决心:

亚马逊一旦发现,就是彻底封杀整个店铺,而且没有任何维权的可能性。曾经,有一个商家做亚马逊几年,一年赚几百万,只是因为一个产品疑似抄袭某知名设计,就被全店封杀,即使找了亚马逊内部的人帮忙,也于事无补。

任何损害平台的行为都成了亚马逊的红线。

假如我们国家的电商平台少一些人情,多一些制度,杀伐果断,我不相信还有不法商家敢当出头鸟。